此著作对于了解他的思想很有帮助。
2022年8月18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美元、欧元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分别为41.19%、35.49%。美国对欧洲盟友同样实施长臂管辖,对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欧洲企业挥舞制裁大棒。
三、全球去美元化催生世界货币新秩序 第一,全球去美元化呈现多点发力之势。第一类情况是未来发展趋势,人民币数字化在世界主要货币数字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已经具备跨境支付的初步条件,对美元霸权的冲击效果将越来越明显。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6264万盎司。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以卢布计价的乌拉尔原油期货。俄罗斯的经济重心虽在欧洲,但其四分之三的领土在亚洲。
美元在国际支付结算业务中占比持续下降。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芬兰和瑞典等国都已加入该系统。这一系列措施导致危机持续不能恢复。
危机之后,1931年哈耶克出版的《价格与生产》(Prices and Production)影响很大,奥地利学派变得炙手可热。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就有理由实施干预挽救经济。而美联储货币政策是盯住价格,看到价格稳定就认为宏观利率没问题。2008年年底他在国会发表演讲《奥地利学派是对的》(The Austrians Were Right),帮他写演讲稿的是彼得·希夫。
第三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非常信仰,但是也认为,必要的时候,政府应该介入市场。按照他们的理论,20世纪20年代出现信贷膨胀、股市泡沫和资产泡沫,一定会发生危机。
限制企业解雇工人和降低工资。这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但这一学派当今的代表人物主要在美国。当然,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如果人民币汇率合适,就不会有大量廉价商品输入美国,美国通货膨胀政策会导致价格更早上升,美联储可能更早采取措施。
凯恩斯本人曾承认米塞斯关于名义价值有实际效果的观点。美国的问题显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过剩。哈耶克因为商业周期理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商业周期理论却遭到货币主义批判。格林斯潘货币政策的一个特点是非对称性。
对中国而言,不仅影响经济,而且影响到整个改革进程。世界银行的报告计算的是居民储蓄在GDP中的比重从20%下降到了16%。
彼得·希夫是一位投资家和评论家,出版了《美元大崩溃》(Crash Proof:How to Profit from the ComingEconomic Collapse)。禁止移民,大幅减少移民配额。
按照凯恩斯消费不足理论,应该表现为轻工业下跌更快,而事实不是这样,用消费不足难以解释。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该报告预测到,资产泡沫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将要来临。但或许,历史将表明,这次危机后真正复活的将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而不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如果早一点改变,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就会小一点,货币发行就会少一点,中国就不会出现那么大的问题。威廉·怀特的《价格稳定是否足够》一文根据历史和理论得出结论:价格水平不能作为判断宏观状态的主要指标。
尽管奥地利学派游离于当今的主流经济学之外,但自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苏联及东欧国家计划体制的崩溃,奥地利学派的自由市场经济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政府经济政策(包括反垄断法的修改)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要让别人买你的东西,只有你买别人的东西。
他2006年的论文《价格稳定是否足够》(Is Price Stability Enough)预测经济可能出问题,2007年6月的年度报告更加清楚地表明其观点。进入 张维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
《华尔街日报》曾于2007年6月25日以《金融过度中,奥地利经济学复活》(Amid Financial Excess,A Revival of Austrian Economics)为题介绍了国际清算银行基于奥地利学派理论分析世界经济形势的年度报告(由加拿大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威廉·怀特主持完成)。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主张政府干预主义的经济学。
最近西班牙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Jesús Huerta de Soto)出版了《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Money,BankCredit and Economic Cycles)一书,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最完整的现代版本。萨伊定理(Says Law)认为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但是由于人民币低估汇率,美国货币增加没有表现为价格上涨。经济衰退时上游产业下滑幅度大,下游产业下滑较小。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部门的威廉·怀特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方法主要依据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一些流行的教科书也开始介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现在除了美元还没出现大崩溃,其他都已成为现实。现在有一些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美国垮了,市场经济失灵了,中国为什么还要自由化,中国之所以没有出大问题,是因为金融体制没有自由化。
这次危机可能会对经济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米塞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克拉斯穆尔·佩佐夫在2004年的文章《中国大萧条》(Chinas Great Depression)中预测2008—2009年中国会发生大萧条。
中国去年的工业生产明显有这个特点,上半年重工业增长远高于轻工业,下半年重工业下跌幅度远大于轻工业。因此自由贸易是最好的政策,而不是像凯恩斯主义提倡的那样。然而凯恩斯主义出现后很快改变了风向。第二个层次是怀疑主义,摇摆不定,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
这次危机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又风行起来。特别是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或许再过10年或20年,它将成为唯一的主流商业周期理论。而哈耶克战后转向政治哲学的研究而不是以经济学为主,奥地利学派被边缘化。
这次危机之后也有两种可能。(事实上,奥地利学派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影响被人们忽视了。